食品安全举报奖励:企业内部人员如何成为“吹哨人”

元描述: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食品安全举报奖励公告,鼓励企业内部人员举报食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本文详细解读公告内容,分析奖励机制,并探讨企业如何建立内部风险化解机制。

引言:

食品安全是民生大事,关系到每个人的健康和生命安全。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与此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依然存在,一些不法企业为了追求利益,铤而走险,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发挥社会共治作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日前发布了《市场监管总局财政部关于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内部举报人举报实施奖励的公告》,鼓励企业内部人员主动参与社会监督,及时发现和有效控制食品质量安全风险。

企业内部举报奖励:吹响食品安全“集结号”

近年来,食品安全事件频发,社会各界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而企业内部人员作为食品生产经营的第一线,更应该积极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对发现的违法行为及时举报。然而,由于担心受到打击报复,很多内部人员面对违法行为选择了沉默。此次发布的《公告》正是为了打破这种沉默,鼓励企业内部人员挺身而出,成为食品安全的“吹哨人”。

公告解读:细化奖励机制,营造公平透明环境

《公告》明确了内部举报人范围,包括企业内部人员和相关知情人,并细化了举报奖励的流程和标准。具体来说,内部举报人可以通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渠道,向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企业食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经查证属实,负责调查处理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会根据案件调查工作需要,征得内部举报人同意后,邀请其协助调查。对符合奖励条件的内部举报人,将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公告》还强调了对内部举报人个人信息的保护,明确规定未经内部举报人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其身份信息、举报内容和举报奖励等相关情况。

企业责任:建立内部风险化解机制,鼓励积极主动

除了鼓励内部举报,企业自身也需要承担起食品安全的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的内部风险化解机制,鼓励内部人员主动发现、积极反映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应当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及时研判核实内部人员反映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问题。对查证属实的,企业应及时予以整改,并可视情对反映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问题的内部人员给予一定奖励。

常见问题解答

Q1:内部举报人范围包括哪些人?

A1: 内部举报人包括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及网络食品交易第三方平台提供者(以下统称“企业”)的内部人员及相关知情人。内部人员,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人员;相关知情人,是指在一年内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与企业存在业务联系以及企业临时聘用的人员等。

Q2:如何进行举报?

A2: 内部举报人可以通过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公布的接收举报的互联网、电话、传真、邮寄地址、窗口等渠道,向各级市场监督管理部门举报企业食品质量安全违法行为。

Q3:举报奖励的标准如何?

A3: 奖励资金来源、奖励条件、奖励标准和奖励程序等按照《市场监管领域重大违法行为举报奖励暂行办法》(国市监稽规〔2021〕4号,以下简称《办法》)有关规定执行。除物质奖励外,在征得内部举报人同意的前提下,可实施通报表扬、发放荣誉证书、授予荣誉称号等精神奖励。

Q4:对内部举报人个人信息的保护措施有哪些?

A4: 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办法》有关规定加强对内部举报人个人信息的保护。未经内部举报人同意,不得以任何方式泄露其身份信息、举报内容和举报奖励等相关情况。

Q5:企业如何建立内部风险化解机制?

A5: 企业应当结合“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内部化解制度,鼓励内部人员主动发现、积极反映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应当落实食品安全管理责任,及时研判核实内部人员反映的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问题。

Q6:企业对内部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会有什么后果?

A6: 企业不得以解除、变更劳动合同或者其他方式对内部举报人进行打击报复。出现以上行为的,应依法承担相应责任;涉嫌犯罪的,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结论

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健康和生命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企业内部人员是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他们身处生产经营一线,更容易发现食品安全问题。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公告》,为企业内部人员参与食品安全监督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他们揭露食品安全违法行为提供了有力武器。我们相信,随着内部举报奖励制度的实施,将会有越来越多的内部人员挺身而出,成为食品安全的“吹哨人”,共同守护食品安全,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