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泰联合证券IPO保荐业务再陷风波:内部控制薄弱,投行地位受挑战?

元描述:华泰联合证券近期因长晶科技IPO项目存在文件造假疑云,引发市场关注。该事件折射出华泰联合证券内部控制薄弱,保荐业务质量堪忧。近年来,华泰联合证券保荐的多个项目存在“清仓式分红”和“业绩变脸”等问题,公司及保代也因保荐业务收到多张罚单,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逐年下降,市场地位受到挑战。

引言:

在资本市场,IPO作为企业融资的重要途径,其背后的保荐机构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作为“看门人”,保荐机构肩负着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利益的重任。然而,近年来,一些保荐机构为了追求利益,不惜铤而走险,将“带病”项目送上资本市场,最终给投资者造成巨大损失,也引发了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就在近期,深交所匿名通报了一起IPO警示案例,疑似指向发行人长晶科技重要文件公章系粘贴、销售订单存在事后编辑痕迹等情形,或折射出项目保荐人华泰联合证券的保荐业务执业质量问题。这再次引发外界对华泰联合证券保荐业务质量的质疑,也让投资者对华泰联合证券的投行能力产生担忧。

华泰联合证券IPO保荐业务再陷风波

长晶科技IPO项目疑云:公章造假,订单造假?

近日,深交所最新发布的《发行上市审核动态(2024年第5期)》通报了一起现场督导案例,其中提到,深交所对某发行人申请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实施保荐业务现场督导,发现发行人在经销收入核算规范性方面、商誉减值准备计提充分性方面存在问题。

经深交所现场督导发现,发行人经销收入核算规范性存在异常:一是发行人向经销商销售的业务单据存在异常。保荐人收入细节测试工作底稿以及督导组抽查的经销收入样本中,存在发行人销售订单与对账单等重要支持性文件上的公章系粘贴的图片、销售订单存在事后编辑痕迹等情形。督导组要求保荐人提供异常对账单、订单的原始沟通记录和文件原件以及向经销商销售的原始物流底单,保荐人大部分无法提供。二是发行人与部分经销商之间可能存在压货安排。在发行人工作例会中,发行人实际控制人曾提及部分销售增量为压货订单,发行人经销部门负责人和相关销售人员在工作邮件沟通中提及部分订单为压货订单等。

其次,未计提商誉减值准备的依据不充分。该督导案例指出,2022年发行人收购某标的公司约65%股权,形成商誉约7亿元。2022年末,发行人在商誉减值测试时委托评估机构出具了相关评估报告,认为商誉未发生减值。

该督导案例提及的多处细节,指向已终止的长晶科技的IPO项目。深交所项目动态显示,该项目已于去年9月因撤回材料而终止审核,项目保荐机构是华泰联合证券。

华泰联合证券保荐业务质量堪忧:多项目“带病闯关”

长晶科技IPO项目疑云,再次引发外界对华泰联合证券保荐业务质量的质疑。近年来,华泰联合证券保荐的部分IPO项目或存在“清仓式分红”、“业绩变脸”的情况,公司及保代也因保荐业务收到多张罚单,暴露投行内部控制薄弱等问题。

“清仓式分红”和“业绩变脸”案例频现

例如,通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通力股份”)的招股书显示,公司在2020至2022年分别实现扣非归母净利润1.7亿元、2.59亿元和4.15亿元,累计达8.44亿元。三年间,通力股份现金分红金额合计达6.99亿元,超过了同期扣非归母净利润之和的80%。而根据沪深交易所今年4月份最新指导文件,报告期三年累计分红金额占同期净利润比例超过80%属于“清仓式分红”的情况之一。

从去年的保荐项目来看,业绩承压的企业较多。Wind数据显示,华泰联合证券2023年合计保荐20家IPO项目上市,上市当年营收或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的企业有14家,超过一半比例的上市企业出现业绩下滑。

再往回看,2022年,华泰联合证券保荐的华宝新能上市,发行价高达237.5元/股,最终募资金额为58.29亿元,超募50多亿,华泰联合证券也因此保荐费收入颇丰。2023年,华宝新能扣非后净亏损2.63亿元,由盈转亏,股价大跌,投资者颇有怨言。

又如,2022年,华泰联合证券保荐企业浩欧博因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责任人被立案调查。公开资料显示,浩欧博上市第二年便出现业绩“变脸”,归母净利润由上市首年同比增长52.24%断崖式下降至第二年同比下滑51.68%。浩欧博的信评结果被降为D,华泰联合证券也因此被罚,对投行业务的行业信誉造成一定冲击。

多项目“带病闯关”背后,内部控制薄弱,监管处罚不断

项目“带病闯关”之下,华泰联合证券近年来多个保荐项目被监管处罚。中证协保荐代表人分类名单C(处罚处分类)显示,最近三年,华泰联合证券及公司保代因保荐业务收到多张罚单,尤其是在2023年及2024年,暴露投行内部控制薄弱等问题。

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逐年下降,市场地位受到挑战

值得关注的是,近三年,华泰联合证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逐年“缩水”。公司年报显示,2021、2022年公司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分别为35.58亿元、32.96亿元,2023投行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下滑至24.91亿元。

华泰联合证券该如何重振投行业务?

新国九条出台后,监管力度进一步收紧,长期来看,有助于推动券商高质量发展,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短期内,各券商投行业务仍面临一定的压力,IPO、再融资等项目整体脚步放缓。

对于华泰联合证券而言,重新审视和优化自身的风控流程,提升内部审核标准,或是推动投行业务重新回到上升轨道的明智之举。

结语:

华泰联合证券作为头部券商,其投行业务一直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然而,近年来,华泰联合证券保荐业务频现问题,反映出其内部控制薄弱,投行业务质量堪忧。对于华泰联合证券而言,只有加强内控,提升保荐业务质量,才能重塑市场信誉,重振投行业务。

常见问题解答:

1. 长晶科技IPO项目是否属实?

深交所通报的督导案例中,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该项目指向长晶科技,但根据多处细节,以及长晶科技项目已于去年9月因撤回材料而终止审核,项目保荐机构是华泰联合证券等信息,可以推测该案例疑似指向长晶科技。

2. 华泰联合证券的保荐业务质量如何?

华泰联合证券近年来保荐的多个项目存在“清仓式分红”、“业绩变脸”等问题,公司及保代也因保荐业务收到多张罚单,暴露投行内部控制薄弱等问题。这反映出华泰联合证券保荐业务质量堪忧。

3. 华泰联合证券的投行业务未来如何?

新国九条出台后,监管力度进一步收紧,长期来看,有助于推动券商高质量发展,对业绩产生积极影响;短期内,各券商投行业务仍面临一定的压力,IPO、再融资等项目整体脚步放缓。对于华泰联合证券而言,只有加强内控,提升保荐业务质量,才能重塑市场信誉,重振投行业务。

4. 如何避免投资风险?

投资者在投资时,需要仔细阅读公司招股说明书,了解公司的基本情况、经营状况和未来发展规划。同时,也要关注公司的财务数据,以及公司管理层的信息。此外,投资者还可以参考第三方机构的评价,以及市场上的相关信息,做出理性投资决策。

5. 如何提高上市公司质量?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需要多方共同努力。监管部门要加强监管,严把上市关,杜绝“带病闯关”的现象。上市公司要加强内部管理,提高经营效率,提升盈利能力。投资机构要加强尽职调查,避免投资风险。

6. 如何提升投行业务质量?

投行业务质量的提升,需要从多个方面着手。首先,投行机构要加强内控,建立完善的风控体系,避免出现“带病闯关”的现象。其次,投行机构要提升专业能力,加强对项目的尽职调查,提高对项目的判断能力。最后,投行机构要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维护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利益。

结语:

华泰联合证券保荐业务再陷风波,再次引发外界对投行行业“看门人”责任的关注。只有加强内控,提升保荐业务质量,才能维护资本市场秩序,保障投资者利益。希望华泰联合证券能够吸取教训,认真反思,重振投行业务,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